以机器换人,是纺织产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显性标志。但机器换人不是不需要人,“目前最紧缺的恰恰是具备纺织制造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知识和能力的各层次人才?!敝泄宋ひ敌岣被岢ず匮嗬鎏寡浴?/div>
多年前,纺织产业需要优秀的挡车工、机修工、营销业务员,随着纺织产业智能制造的推进,企业急需熟知纺织流程特征的机器人工匠、网络工程师、自动控制工程师等各类各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这类人才的缺乏还反映在教育领域。”贺燕丽表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老化、缺乏学科交叉、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
除人才匮乏,推动纺织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的科技资源也很薄弱。
目前,国内属于纺织行业的化学纤维制造、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的年度研发投入强度都低于1%,居于制造业32个行业的中下游。
“理论上,企业都有销售收入3%的研发投入,但投入的研发资金主要用于硬件设施的引进、更新,真正用于智能制造相关关键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普遍偏少?!庇峤ㄓ滤?。
而国家对于纺织产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缺乏相应的科技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为此,俞建勇建议,以纺织制造为主体,跨领域组织联合相关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转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一方面,计算机、网络、装备制造等的发展,推动纺织产业制造技术从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纺织产业向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转换。
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纺织服装电商交易总额达4.45万亿元,是2012年的2.4倍。纺织服装产品线上营销正日趋成熟。
“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驱动、用户全流程参与的新一代纺织服装产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闭憬砉ご笱3こ挛男怂怠?/div>
目前,国内服装企业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进入成长阶段,出现一批领军企业。如报喜鸟集团的“云翼互联”智能体系,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运行以来,突破行业高库存、低周转、高渠道成本的瓶颈,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纺织产业智能制造,不仅包括以计算机数字控制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且要重点突破实现泛在感知和互联条件下的网络化制造?!彼锝妓?。
他期待,以智能制造引领我国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发展,在我国传统产业中率先走向高端。
[编辑: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