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举行的柯桥纺博会上,各大企业展出的数码印花面料占据了半壁江山,不少企业摊位都争相打出“6元/米”、“底价销售”等促销招牌。相比于几年前的刚刚起步,如今家喻户晓的数码印花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可是当数码印花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中难免会暴露一些问题,比如日渐兴起的“价格战”,让这片“蓝?!比战ケ洹昂臁薄?/div>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不断发展,墨水、纸张、设备成本直线下降,使得数码印花厂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现在数码印花企业间差别不大,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就拿打样举例来说,以前弹力雪纺面料打样报价大概在50~60元/米,而现在,大家对潜在客户都很珍惜,有些打样免费,收费的价格也仅在20元/米左右?!?/div>
“一台活性打印机才6万多元,上浆每米1.5元,蒸化水洗每米1.5元,墨水每米1.5元,再加上房租水电,成本大概在每米6元左右,投入并不大。此外,数码印花成本里面转印纸也占到很大的比例,纸张从现在的70g发展到50g甚至更低,超薄纸张一旦面市,那又会是一场降价风波?!彼拇ù┟抻∪居邢薰鞠鄞沓吕霰硎?,为了回避日趋激烈的低价竞争,公司近年来已把销售向俄罗斯等国外地区转移。
编辑点评:
有人比喻数码印花就像一朵正在盛开的花,将逐渐绽放出最美的容颜。但是,如今数码印花还未茁壮成长,就已露出“价格战”的端倪。专家表示,数码印花行业要想发展的更好,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一条路可走。不论任何行业,唯有靠产品品质、合理价格、售后保障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技术加持“智造”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技术创新方面的开发成为众多面料企业关注的重点?!暗鼻?,全行业都在推崇‘制造’变‘智造’这一概念,新产品如果科技含量不够,我们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手?!痹诮衲甑牟煞弥校辔幻媪掀笠迪喙馗涸鹑硕继匾庀蚣钦咔康?。
在今年10月举行的Kingpins牛仔精华展上,北江纺织推出牛仔面料新品Refibra系列,展示了与兰精公司一同推动丹宁行业循环发展的最新研发成果。据了解,该系列产品采用了两大创新理念,结合了循环再利用的废棉,可以减少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原料,降低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同时,还特别研发了全新的识别系统,确保整个加工产业链的高度透明,使消费者可以识别纺织品中的Refibra面料。
根据消费者对纺织品健康、时尚、环保的新需求,今年魏桥纺织研发中心立足企业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将材质应用创新与新型纺纱技术相结合,在前期开发了一系列艾维植物成分抗菌纱线及面料的基础上,又开发出艾维植物成分抗菌“空芯”和“包芯”两个系列的差异化纱线及面料产品,打造出极具企业特色的优势产品。
编辑点评:
从“制造”到“智造”,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却意味着纺织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思路有了整体改变。在升级趋势影响下,大而广的产品已经不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唯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掌声。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面料企业在注重技术方面的研发与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值得注意的是,增加附加值并不是将商品变贵,而是在同等品质下产品的性价比越来越突出。
△环保标配两极分化现象加剧
2017年,环保关停潮愈演愈烈。在环保风暴下,面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今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有企业投身于技术改造升级和绿色制造的时代洪流,让销售节节攀升。
石狮新远辉化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全新自主创新开发的氨纶花灰镂空夹条汗布,今年打破了国外垄断,成功登陆欧美市场,成为2017年度中国面料之星。该面料的最大特点是无需染色,只要进行简单的加工定型即可成品,无需用到染料,生产过程中无任何废水排放,废气排放也大大减少。
新华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引进了全套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实现电脑全程控制,携手服装生产企业开展高档服装面料开发,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国内各大市场。石狮市港溢染整织造有限公司将40%的产能转向非常规面料品种,并进行尝试性转产,在全国率先推出“水溶性硫化洗褪怀旧风格休闲面料”,成为“中国流行面料入围产品”。
以绿色制造为目标,在今年,国内面料企业已先后开发出玉米面料、碳纤维面料、太极石面料、纳米化纤面料等一批新产品和高端产品,大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编辑点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用环保倒逼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借助科技促使企业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迈向产业中高端,或能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当然,环保成本不能只让纺织经营户来承受,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引导、规范工作,不能停留在一限了之、一关了之、一罚了之。
△淡季逆涨原料成本一路走高
本该属于纺织行业的淡季,今年却“涨”声不断,让无数面料企业负责人过得无比揪心。7月以来,PTA价格一改上半年的颓势,价格从6月的485元/吨上涨到879元/吨。受到POY联盟会议召开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刺激,涤纶长丝市场在7月也迎来“黄金季”,各产品价格重心接连攀升。
虽然不少面料公司正在派出大量人手“游说”同行涨价、提价,并且派出团队向下游采购商解释涨价原因。但说起涨价,谈何容易。在今年采访过程中,很多企业负责人向《中国纺织报》记者坦言,中小企业通常没有议价权,即使原材料价格上涨,他们也不敢轻易变动成品价格?!叭绻颐羌鄹裆险橇?,很多品牌就会改换合作对象。所以通常我们也只能慢慢跟着大环境,逐步调整价格?!闭憬私隹谟邢薰鞠喙馗涸鹑吮硎?,他天天看着各类原料价格上涨,但是却不敢提价,“即使是保本的价格,公司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都知道,客户对于供货价格的敏感性是非常强的。”
各种“淡季不淡”的表现让业内人士感到迷茫的同时,却只能无奈接盘?;谡獠ㄕ羌鄢?环保风暴出现的时间点处于传统淡季,因此波及到的面料企业不仅仅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型厂家,部分大型面料企业也未能幸免,更是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无奈。
编辑点评:
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消费品传导延迟,给处于中游窘境的面料企业造成“两面夹击”的局面。掌握价格主动权,成为面料企业“破题”的关键。只有产品做到不随波逐流,企业才能面对“涨价”,泰然;对于“提价”,坦然。